软院新闻

我院博士毕业生论文入选上海市图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24-12-22 

       2024年12月22日,上海市图学学会202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于上海市图学学会年会上正式公布,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于晗的博士论文《工业互联环境下基于知识图谱的语用互操作研究》入选,论文指导教师为蔡鸿明教授。

      于晗,于2022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工业软件与知识图谱,在工业信息学领域著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计算机学报》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出版“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专项规划项目专著“工业软件的计算技术及构造实践”(排名2)。曾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杨嘉墀博士生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毕业后留校任教,获上海市科技英才扬帆计划支持,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指导教师蔡鸿明(右)与获奖者于晗(左)

      于晗博士论文面向工业软件构造的卡脖子问题,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工业软件自适应组合进化方法,突破了工业知识图谱框架、智能感知算法和工业软件服务集成技术。方法实现了工业物理空间的自动知识建模和数据知识的按需增量抽取,同时引入时序事理知识,为工业场景时空理解提供方案。进一步建立场景语义驱动的流引擎,通过协同过滤和事理知识推理,实现场景变更感知。基于场景语义构建动态服务合约,按需建立服务间长链接,支持服务的自适应交互。论文主要成果应用于国家重点行业的智能制造场景中,能够支持网络化协同制造中信息服务的按需集成。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上海市图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特邀报告论坛现场

       论文指导教师蔡鸿明教授,曾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十佳教师,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自2011年遴选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已培养100+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科技奖5项,近期发表和出版论著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上海市图学学会(原上海市工程图学学会)成立于1991年,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三星级科技学会。学会成立30多年来,在推动工程图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及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此次评出的首届三篇优秀博士论文均为工业智能与图学领域融合的典型成果,覆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学科。

 

供稿:姜丽红

[ 返回 ]